
本场音乐会是由党委学生工作部主办,锦瑟中乐团携其镗打击乐团,人文学院音乐系联合承办的中华民族传统音乐音乐会,通过打击乐重奏,古筝重奏,民族室内乐,民族管弦乐等演绎方式把民族音乐的美带给大家,让大家认识不一样的民乐。
上半场:
1.打击乐重奏《日出之巅》
表演者:其镗打击乐团
曲目介绍:该作品由南美洲作曲家凯文塔克创作,现改编为中国打击乐重奏。该作品描写了清晨的太阳在崇山峻岭中缓缓升起的场景。作品积极向上,寓意着朝气蓬勃的生活,欣欣向荣的明天。
为大家带来这支作品的是在今年新成立的其镗打击乐团。“其镗”取自《诗经·邶风·击鼓》,意为“鼓声镗镗”,寓意打击乐团的艺术风采和精神面貌。
2.古筝重奏《丝路驼铃》
表演者:银雁筝团
曲目介绍:该曲用新疆地区的民歌素材创作而成,表现了在古丝绸之路上行走的一旅骆驼队,驼铃声,由远而近;小憩时,他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以解长途跋涉的沉闷与疲乏;振奋精神后又踏上了征途,渐渐远去。
3.筝与打击乐《夜深沉》
曲目介绍:《夜深沉》是由著名古筝演奏家王中山先生根据同名京剧曲牌《夜深沉》改编而成。这首乐曲通过古筝与大鼓的对话,着力表现了“霸王别姬”中的场景,感伤而不失犀利,使古筝的迷人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听起来别有一番意味。
4.民族室内乐《簇锦之川》
曲目介绍:四川古时又称为蜀国,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四川人勤劳勇敢,天性乐观,热爱生活。本作品开始是一段快板,用欢乐优美的旋律、明朗有力的节奏描绘出四川人积极乐观的鲜活形象;接下来一段慢板仿佛带你身临其境的俯瞰天府之国的壮丽秀美;最后一段快板为作品高潮,情绪更加热烈,表现出四川人民载歌载舞的美丽画卷,展示出对于新时代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
5.民族室内乐《冬猎》
曲目介绍:茫茫林海雪原,是鄂伦春人民自古以来聚居生活的地区,寒冷的生存环境铸就了他们豪放粗犷的性格和强健勇猛的体魄。作为以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的民族,鄂伦春人民保留了最为原始的生活方式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由笙演奏家文佳良创作并演奏的《冬猎》真实性的刻画了鄂伦春人民冬日狩猎的场景,歌颂了鄂伦春族英勇、剽悍的民族性格和不畏艰险、勇于奋进的民族精神。
下半场:
6.古筝协奏曲《云裳诉》
指挥:赵思智
表演者:周璐加,西南交通大学锦瑟中乐团
曲目介绍:此曲为周煜国先生于2002年创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以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为素材改编而成。曲名取自李白《清平调词》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作曲家借唐代诗人李白的“云裳”一词来描绘同时代广为流传的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的爱情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安史之乱」马嵬坡前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千般痛苦与万般悔恨。全曲共分四个段落:“歌颂爱情”、“兵乱事发”、“魂断马嵬坡”、“刻骨思念”。从霓裳羽衣到玄宗回忆,曲调运用了陕西音调中的“碗碗腔”,凄惋哀怨,在协奏的旋律中此起彼伏,深入人心。
7.民族管弦乐《祀礼·太阳神鸟之舞》
指挥:赵思智
表演者:西南交通大学锦瑟中乐团
曲目介绍:《祀礼·太阳神鸟之舞》以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图案作为创作思路,通过民族管弦乐作品的形式描绘出古蜀地区原始氏族祭祀太阳神鸟的场景。作品辉煌大气,以管乐为引如同远古号角唤醒先民,第一乐段慢板的旋律动机在管乐的演奏中由弱渐强,打击乐从朦胧到恢弘,将听众带入千年前的蜀地祭祀场景之中。第二段采用了四川民歌“太阳出来喜洋洋”的部分旋律,既突出了四川的音乐特色,也凸显了欢乐热烈的情绪。第三段再现部分,以第一乐段为主体,通过速度的提升和节奏的改变,从而将祭祀的场景推向高潮。
8.民族管弦乐《庆典序曲》
指挥:赵思智
表演者:西南交通大学锦瑟中乐团
曲目介绍:《庆典序曲》是赵季平先生为迎接国庆四十周年,于1989年9月创作,乐曲以热烈快速的跑句和唢呐、锣鼓的齐鸣,构画出一幅节日庆典的场面,乐曲的对比中段,则以如歌的慢板展现出一派盛世祥和的气氛。
9.返场曲目
联系方式:17756827188
办公室地址:
第二联系方式:1386758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