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 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分类: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项目级别

院级项目

报名:2019-06-19 09:51-至-2019-06-22 09:51
  •  课程时间:2019-07-26 09:51
     课程学时:16.0
  •  已报名人数:6/6
     课程类别: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  课程地点:四川省都江堰市
  •  选课校区:
  •  面向对象:全体 本科生
  •  授课方式:活动
  •  报名时间:2019-06-19 09:51/2019-06-22 09:51
  •  学时说明:实地调研、社会调查、科技支农

课程简介

申请项目目的: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大学生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到农村去,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多少提供了一些线索;另一方面,大学生到农村去,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一个诉说苦情,发表自己观点的空间,让他们紧锁在内心的话语得到释放,而且,这样一种社会实践,也为中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一些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此外,本次实践地点选在距离四川省会成都市较近的乡村,同学可以感受和认识城乡差异,在对比中感受我国近年来的发展状况。

项目内容:进入农村,深入体会了解农村经济建设发展情况,帮助农民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并且学习一些农作物的习性和种植技能,看望当地老人和儿童,体验农村生活,丰富自己的知识,感受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发展。


活动安排

申请条件:本小组成员身体素质良好,学习成绩优良,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探究精神。且小组中有成员常住都江堰市梓桐村,对当地的民生民情十分了解,能够让小组的其他成员有预备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帮我们解决一部分食宿问题,可以提高我们的活动质量,以便本小组顺利地完成此次都江堰市梓桐村乡村振新调研活动。另外,本小组所有成员都对此次活动都抱有极大的兴趣,由于小组成员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经常组队,此次活动更加有利于我们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同学感情,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丰富大学生活。

前期工作:在活动前期本组会做好行程的详细规划,如每日的活动安排和住宿预订等,最后会写出活动策划书,总方案当然不会一蹴而就,在各个组员的配合下需要进行多次的修改完善。同时开展小组会议,分配任务,活动作品也在商议后由各个成员分担完成。并按照学校要求提交相应的表格,并做好安全宣传工作,准备好日常生活用品以及应急的药品。另外,需派组员向当地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提前联系,商议好具体的活动事宜,如有机会,还可以向往届的学长学姐或老师请教如何比较顺利地完成“三下乡”活动的经验,依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前期的理论学习工作。

通过此次乡村调研活动,磨练意志,锻炼身体,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磨练了大学生的意志,奉献了爱心;另一方面提高了组织协调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下乡服务农村,传播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走近农村、服务农村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能够把党的政策和党的温暖带到农村,把文明新风和民主法制带到农村,同时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传播到农村中去,协助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人口素质,为农村培训科技人才,帮助农村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了解乡村振兴政策,感受乡村变化,体会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各方面的变化;了解国情和民情,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下乡”活动使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的大学生们区农村切身实践知晓民情和国情,促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培养大学生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地走访,去农户家体验,调查的形式,感受新时代的乡村在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多方面的变化,收集信息并结合振兴乡村的方案撰写报告。

2019年6月上旬 参加校团委举办的出征仪式和动员培训会 明确注意事项

2019年7月15日-2019年7月20日 搜集当地资料,初步了解当地社会面貌和地理情况

2019年7月21日-2019年7月22日 赴实地进行调研,评估当地发展状况

2019年7月23日-2019年7月25日 走访当地居民,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战略落实情况。并结合专业知识,体会专业知识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开展科技兴农。

2019年7月26日-2019年8月10日 总结行程,整理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完成调研报告的写作。

2019年9月上旬 提交资料,结束项目


课程负责人

周青

联系方式:18215580876

办公室地址:

第二联系方式:

主讲人

常见问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