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主题:传承革命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革命文化的内涵及主要形态
二、革命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三、新时代如何传承革命文化
“有没有愿意付出生命的东西,如果有,是什么?”,“如果你只有几分钟可以活了,那么你将怎样利用这段时间?”。从革命文化的内涵及主要形态、继承革命文化与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传承革命文化三个方面对革命文化进行全面梳理,做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汇报。综述学术界研究成果,认为革命文化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丰富发展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 它的形态是沉淀着革命精神的革命遗址、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革命文学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过程中萃炼的思想路线文化。对当前社会上对革命文化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增进大家对传承革命文化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宣讲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剖析了当下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对传承革命文化的影响。通过讲述赵一曼的壮烈事迹和留给她的宁儿的一封家书,带着学生共同回顾了中华民族抗日英雄为了革命顽强不屈,直至英勇就义的革命故事,以及由此形成的物质的革命文化和精神的革命文化。
最后,通过重温毛泽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感受革命文化的精神力量。希望全体学员不仅重视理论学习,深化革命文化理性认知,也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强革命文化的情感认同。用斗争精神锻造过硬思想政治品质,培养健全心智,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联系方式:15520790898
办公室地址:X4345
第二联系方式:
李彦虎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宣讲团优秀宣讲员、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曾荣获遵义医科大学讲党课比赛一等奖。公开发表论文8篇。曾在高校工作多年,有着丰富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