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 图书馆  | 分类: 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
项目级别

校级项目

报名:2020-10-31 16:57-至-2020-11-06 16:57
  •  课程时间:2020-11-07 15:00
     课程学时:2.0
  •  已报名人数:53/60
     课程类别: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
  •  课程地点:图书馆六楼悦读空间(C621b)
  •  选课校区:九里校区,犀浦校区,峨眉校区
  •  面向对象:土木,机械,电气,信息,运输,经管,人文,外语,建筑,材料,离校,离休,MBA,临床,竺可桢书院,力学,数学,预科,物理,体育,软院,生命,德语,思政,CAD,图书馆,地学,牵引,包装,工程院,艺术,公共,医学,物流,马院,留学生,武装部,茅院,利兹,交通实验室,信息化院,轨电,仿真,一带一路,招投标,产业处,常州院,超导,出版社,党办,统战部,组织部,党政,档案馆,合联处,附中,工会,国实,创业学院,国际处,国际教育学院,后勤处,机关党委,基础部,计财处,纪检办,纪委,教发展,教务,教务(峨眉),产业集团,工业,心理,资实处,保卫,招就处,科技园,科研院,离退处,陆地实验室,期刊社,其他,人事处,机关,峨眉,培训,加高部,宣传部,深研院,审计处,唐山办,唐研院,天府研院,团委,文科处,网络课程,校办,规建处,信息处,统战部,学生处,研究生院,远继,战略处,小学 2020,2019,2018,2017,2016,2015级本科生
  •  授课方式:活动
  •  报名时间:2020-10-31 16:57/2020-11-06 16:57
  •  学时说明:准时上课参与研讨者获得学分; 因选课人数满员而未成功选课的同学,欢迎旁听。

课程简介

(1)川藏线又称川藏公路,是中国最险峻的公路,是古代川藏线的现代升级。讲座向广大师生分享青年骑行者行走川藏线的体验,并结合川藏线骑行纪录片《千山》,讲述十八军修建川藏线的苦难与豪情,表达一种充盈于川藏线上的家国情怀,致敬川藏交通建设者,鼓舞师生投身川藏铁路建设事业之中。

(2)以川藏铁路为例,从社会学角度理解边疆交通建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3)讲述关于中老铁路、中尼铁路等跨境铁路建设的实地调查与战略分析。

活动安排

第一场:川藏线与跨越时空的家国情怀(30分钟)
主讲:孙红林
主持:汤庆园
评议:王浩宇 任军
第二场:边疆交通建设政治文化(30分钟)
主讲:王浩宇
主持:任军 
评议:汤庆园 
第三场:中尼铁路与出川通道(30分钟)
主讲:汤庆园
主持:孙红林
评议:任军 王浩宇
第四场:川藏铁路、海外铁路人才(30分钟)
主讲:任军
主持:孙红林
评议:王浩宇 汤庆园
学生提问与交流环节(30分钟)

课程负责人

孙红林

联系方式:15982104910

办公室地址:

第二联系方式:

主讲人

孙红林、王浩宇、汤庆园、任军

孙红林,助理研究员,学校“青年讲师团”成员,人类学专业博士候选人。曾创办《中国高铁网》并任总编辑。骑行川藏线318并编导纪录片《千山》(导演:梁碧波、孙红林)获全国二等奖。近年来利用寒暑假深入老挝、越南等地开展田野工作,对铁路进行人类学研究,主持《新时代跨境铁路建设与经济走廊空间生产的民族志研究》和《成昆铁路及其沿线民族地区社会风险治理研究》等教育部和四川省课题,文章发表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中国外文局《今日中国》等报刊。 王浩宇,社会学博士,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讲师;汤庆园,经济地理学博士,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讲师;任军,民族学专业博士候选人,国际处综合办公室主任。

常见问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