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目的:
1.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团总支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组织本院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 进一步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好实践育人的优势,不断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和实效性,引导全校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学习“中国梦”精神。
3.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中对广大青年提出的要求,培养我校青年学生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兴趣。
4. 积极践行“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动员全校广大团员青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5. 提高我校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广大团员青年全面成长成才,坚持远大理想,坚持刻苦学习,坚持艰苦奋斗,坚持开拓创新,培养高尚品德,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6.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前了解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处的体验,培养学生对各自专业的兴趣爱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
1. 对昭化区所处地震带震后的地质情况、岩土采集进行分析;
2. 与昭化区交通队取得联系,获得高速公路项目的相关数据,分析地震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3. 调查高速公路周围的地质灾害情况。同时,测试高速公路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4. 对昭化区高速公路噪声进行抽样检测及数据分析。
5.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对昭化区“护城河”项目进行环境调研,水质检测和影响分析。
6.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进入社区,开展“脱贫攻坚,环境保护”走访调研,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普及成果,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和前期准备,进行环境保护宣传;
7. 结合近年昭化区的三下乡报告进行综合性对比分析;
8.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进入社区,开展走访孤寡老人及留守儿童活动,了解其生活现状,呼吁社会给与帮助。
进度安排实践内容 |
8月13日 |
1. 当天上午,与昭化区团委进行实践项目相关事宜的接洽,及时熟悉当地环境,了解当地情况; 2. 在昭化区团委召开团队工作安排会议,安排活动具体实施细节; 3. 准备好的宣传品、调查册,将仪器设备等分配到团队成员; 4. 写工作日志。 |
8月14日 |
1. 在当地部门的配合下,开展“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讲座,普及环境保护建议; 2. 了解当地地理环境,为环境现状相关检测的调查提供参考性意见; 3. 召开团队工作小结会议,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汇报; 4. 写工作日志。 |
|
8月15日 |
1. 对昭化区所处地震带震后的地质情况、岩土采集进行分析; 2. 写工作日志。 |
|
8月16日 |
1. 提前与昭化区交通队取得联系,获得地震及高速公路相关数据,分析地震对高速公路的影响; 2. 调查高速公路周围的地质灾害情况,结合前一日数据,对未来昭化区及高速公路旁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评估分析; 3. 高速公路噪声进行抽样检测及数据分析; 4. 写工作日志。 |
|
8月17日 |
1. 测试高速公路项目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2. 对昭化区的环境在震前震后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合当地资料做出环境影响评估; 3. 到当地地质灾害调查局查询资料,进一步分析变化; 4. 写工作日志。 |
|
8月18日 |
1. 与昭化区团委一起进行乡村调研活动,到基层调查乡村振兴战略的成果 2. 对所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 3. 写工作日志。 |
|
8月19日 |
1. 与昭化区团委召开一次总结座谈会,总结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的经验与不足; 2. 下午有组织的返回学校; 3. 写工作日志。 |
|
8月20日 |
1. 统计社会实践团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报告,得出相应结论; 2. 总结地质、岩土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总结环境变化分析报告; 3. 整理照片、视频材料,并将材料进行汇总整合; 4. 总结好三下乡实践日报、活动总结; 5. 写工作日志。 |
联系方式:15528378367
办公室地址:
第二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