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于: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分类: 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项目级别

院级项目

报名:2018-05-01 16:00-至-2018-05-23 16:00
  •  课程时间:2018-05-24 16:00
     课程学时:2.0
  •  已报名人数:116/120
     课程类别: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
  •  课程地点:x2230
  •  选课校区:
  •  面向对象:土木,机械,电气,信息,运输,经管,人文,外语,建筑,材料,力学,数学,物理,生命,思政,地学,公共,茅院,利兹,心理 2014,2015,2016,2017级本科生
  •  授课方式:讲座
  •  报名时间:2018-05-01 16:00/2018-05-23 16:00
  •  学时说明:

课程简介

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在运动的波源前面,波被压缩,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在运动的波源后面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红移red shift);波源的速度越高,所产生的效应越大。根据波红(蓝)移的程度,可以计算出波源循着观测方向运动的速度。 信号设计在现代移动通信、雷达遥测和卫星通信中具有广泛应用,本报告将讨论时变信道下的抗多普勒效应信号设计及其应用。

课程负责人

陈延云

联系方式:13540803896

办公室地址:x9118B

第二联系方式:

主讲人

范平志

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Fellow)、国际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现任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编码与传输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无线通信与信息编码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负责人、西南交通大学移动通信研究所所长、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亚太区执委、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总部理事会理事、国际工程技术学会(IET)亚太区执委、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信息论分会副主任等

常见问题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