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课程】“微”观中国:新媒体与当代社会

2020-10-13 10:45:49.163   分类:要闻及动态   来源:教务处   阅读量:1384 返回列表

课程名称:《“微”观中国:新媒体与当代社会》

授课教师胡晓阳 马先睿

上课时间:1-17周 星期三 11—12节

上课地点:X1119(犀浦校区)

 

一、课程概述

《“微”观中国:新媒体与当代社会》这一课程以新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典型的新媒体传播案例,培养学生对新媒体方向的新闻、传播、文化、技术、媒介素养等的认识、分析和运用能力。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探讨对“新媒体”这一概念的相关界定;认识、理解新传播革命的变化和本质;梳理新媒体技术变迁的脉络;了解数字技术对互联网普及的推动作用。

二、教学方法与理念

除传统授课以外,该课程还使用了案例教学与基于问题式教学等方法进行课程讲授。通过传统授课讲授基本理论,让学生理解新媒体基本概念及特征;依靠丰富的案例教学,向学生们展示新媒体发展前沿,使同学们了解新媒体的特征规律,把握其发展脉络,认识其发展现状。

1111111.png

(图为课程内容)

三、课堂体验

这节课胡老师先简要梳理了社会发展过程与媒体演进过程的关系,随后介绍了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与全媒体传播的“四全”特征:全程——全媒体时代内容生产的特征;全息——全媒体时代内容呈现的特征;全员——全媒体时代传播关系的特征;全效——即全媒体时代媒体功能的特征。

1111111.png

(图为课程内容)

课程进行到一半时,胡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并讨论信息技术的渗透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与新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在同学们给出自己的答案后,胡老师告诉大家:信息技术对传统媒体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其通过向人的社会性活动的渗透而导致了媒体形态的扩展——即人人皆媒、物物皆媒、事事成媒,时时有媒。也因此,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传统媒体行业面临着十字路口的艰难抉择。

此外,关于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胡老师解释道:新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变化颠覆了人类社会传播的传统。在依靠信息技术所构筑的广阔而宏大的虚拟网络空间中,面对面、多点对多点的即时互动性交流传播方式使得人们重拾失去的交流能力。由此,社会之网得以重新编织,人们也得以重新确定自身的社会价值。

1111111.png

(图为老师梳理讨论结果)

胡老师说,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不再是一种扁平化的状态,而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人们的选择增加,新的感官和生活体验被创造出来,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最后,胡老师提到,社会信息的需求和表达具有历史性,它是社会生活的意识系统和观念形态。新媒体依靠专业的搜索和服务能力,通过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强化了业已形成的广泛的社会性联系。也因此,新媒体在人类历史上的影响将是空前的,它强大的传播能力带来了许多潜在的风险。然而,同其他技术一样,决定新媒体是否于人类有益的的因素不是新媒体本身,而是使用其的个人或集体。

四、课堂交流

记者:您认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新媒体的影响有哪些呢?

胡老师:当违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时——比如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追求,对中华传统道德的传承等等——新媒体会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而当新媒体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需求时,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功能,从而获得进一步发展。

记者:在新媒体提供的环境中,每一个个体获取信息的权利都是平等的吗?

胡老师: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更加自主、便捷、平等与自由。但实际上新媒体的接近权并不平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削弱社会阶级对人们媒体接近权的影响,反而因其复杂性和隐匿性扩大了不同个体和群体对新媒体接近权的差异,并使这一差异变得不易被察觉。

记者:这门课程还有哪些创新之处呢?

胡老师:构建这门课的时候我从大量的教材与相关书籍里提取了一些关键的知识点和关键的观点,因此在备课的时候就有采用最新的材料和一些核心观点,然后用最核心的观点取构筑体系。课程实际上是非常多元化的。


教务全媒体中心—为学工作室

记者:张竞予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