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介曾:关于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

2014-12-11 22:57:15.97   分类:教学改革与研究   来源:教务处   阅读量:3599 返回列表

 一、凝心聚力,奋力前进

 翘首期待的校第14次党代会,将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分三步走建设成为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学校已构筑了美丽的“交大梦”—大师云集,英才辈出,贡献卓著,事业常青。在此背景下,即将召开的全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必须正确回答办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的问题,必须正确回答大师如何“云集”、英才如何“辈出”的问题。我认为,要实现学校的战略发展目标,要实现“交大梦”,就要以迎接校14次党代会和召开人才培养工作会议为契机,弘扬交大精神传统,凝聚交大师生力量,创新交大办学道路,彰显交大育人特色,踏踏实实搞好教育与教学,扎扎实实搞好学术与研究,切切实实培养出有用之才。要紧紧扭住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奋力前进,使我校在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中不断地振兴升位。

 二、育才为重,育人为本

 高校的天职在育才育人。我校已经确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是正确的。“以学生为中心”,实质就是以育才育人为中心,就是要促进学生成长,培养学生成才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全过程。我认为,毋容置疑,育才育人是这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的主题、主旨、主线,甚至说是会议之经络。会议的动员和总结,会议的报告、发言、文件,会上会下的研讨,都要集中念育才育人这本经,并念好这本经。

 三、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特点

 学校一改过去的做法,用全校人才培养工作大会取代过去定期召开的本科教学工作会议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我看来,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举措,它标志着我校人才培养工作跨进了一个新阶段。我认为,这次大会应该把握“统筹、整合、优化”的特点,要明晰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套路,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和标准,加强人才培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科学建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体系。在起草会议报告文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突出会议特点,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深一点,做得实一点。学校对人才培养工作要统筹规划,精心设计,分层实施,分工负责,真抓实干,落地有声。

 四、以问题为导向,让问题倒逼改革

 不能期待一次会议解决人才培养中的所有问题,一定要有导向,有重点,有目标,要追求会议实效。据悉,教务处、研究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都拟定了一些教育教学改革的项目,正在进行调查分析,研讨对策,形成《西南交通大学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讨论稿),在这次人才培养工作会上抛出供大家讨论。希望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找准问题,以问题为导向,让问题倒逼改革,让深层次问题倒逼深化改革,有力地推进人才培养工作。

五、实行五个并举,处理五个关系

 建议我校人才培养的总体思路是: 1.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举;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 ;3.大众化培养与精英化培养并举 ;4.模式化培养与个性化培养并举 ; 5.校内培养与联合培养并举。 我认为,在实行“五个并举”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协调好“五个关系”:

 1.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关系。它们不是谁优先谁殿后的问题。很明显,前者是后者的坚实基础,后者是前者在高层次上的延伸和深造。基础不牢,就会延伸困难,而没有深造,就不会有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产出。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它们是人才培养中不可须臾或缺、不可相互替代、不可恣意割裂的两个方面,是一枚金币的两个面。但两者在育人功能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识教育重在精神成人,专业教育重在技能成才,而具象到人才培养上、聚焦到综合素质上,无论是对于个体或群体,则应力求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这是高等教育教学的最高要求和理想境界。本科生的培养也好,研究生的培养也好,概莫能外。

 3.大众化培养与精英化培养的关系。由于人才培养要求的差异性,在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上会是不均等的。但是,绝不能忽视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解决的途径应是切实建立有进有出的滚动式人才培养机制,使交大学子都有接受精英化培养的机会,成为精英人才的可能。

 4.模式化培养与个性化培养的关系。模式化培养相对比较规范固定,方便于教学管理,而个性化培养则比较多样灵活,会给教学管理带来相当难度。但个性化培养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最能有力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有利于英才辈出。为此,势必要求给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倾听和尊重学生的学习诉求,提供学生转专业的机会和便利,势必要求实行全面的、真正的弹性学分制、弹性学年制、弹性学位制。

 5.校内培养与联合培养的关系。当前,由于国家的教育投入有限,现行教育体制机制的制约,以及学生的经济负担有度,可以预见,在今后一段时期,校内培养是主导的,国内校际联合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国际联合培养是非主导的。因此,只能走校内培养为主、兼顾联合培养的路子。校内培养是重心之所在,应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压舱石。

 这“五个并举”我校虽已做了多年,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和丰硕成果,但是还应重新审视,要回头看,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凝练特色,更要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一定要让我校培养的“五有”交大人,成为国家需要、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六、继续探索大类培养

 我校在多年前就在土木工程等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并取得了一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但是缺乏总结提炼,没有及时在校内辐射推广,也没有产生“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应。我认为,在当下高考、招生、就业等大力度改革形势下,我校势必要普遍采取“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议将70多个本科专业逐步压缩为几个大类专业,以4年制本科为例,在低年级(如1-3学期)进行通识教育(公共教育),在中年级(如4-5学期)进行大类专业基础教育,在高年级(如6-8学期)根据人才市场需求按设置较小的专业方向进行专门化培养和就业创业教育。
      七、大力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教学(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主阵地,学生在校期间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在用于课程学习,因此,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就成为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据说,我校目前各类课程的总量高达约5000门,其中本科生课程约3000门,研究生课程约2000门。对此,我感到吃惊,我提出疑问,我建议进行全面摸查,看看课程设置是否存在或在多大程度上存在“过多、过杂、过乱、随意、重复、发水”等现象。我认为,在教学资源(师资、设备、场地)比较紧张、科研要求越来越高、毕业学分有较大缩减的情况下,需要大力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如果要实行“大专业、小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重新进行课程设置。课程的调整、优化和建设,是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台重头戏。要动课程,涉及面大,关乎利益,肯定阻力较大,难度较大,但也希望校领导下大决心抓。

 以上只是一孔之见,仅供参考。敬请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

邓介曾,1956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铁道工程系。毕业后留校工作直至退休,历任政治辅导员、校团委专职干部、党委宣传部干事、马列主义教研室(社科系、人文社科学院、政治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其间,1960-196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班研修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学科领域为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方向是当代社会主义。1996年退休后先后被学校聘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巡视组、本科教学督导组、研究生培养质量督察组、师资培训中心专家。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