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专业建设】物流工程: 打造综合素质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流工程专业

2022-10-11 14:47:54.453   分类:一流专业建设   来源:教务处   阅读量:2793 返回列表

西南交通大学是最早建设和发展物流类专业的重点高校之一。2001年,学校在交通运输大类中设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方向;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第一批正式设置物流工程专业的重点高校。物流工程专业2009年获批四川省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排名常年稳居全国前列。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特色

依托西南交通大学鲜明的综合交通特色,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与供给侧改革发展战略,着眼于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物流工程专业,支撑“一带一路”、“区域协调”、“跨越式发展”等国家发展蓝图。

综合交通优势。依托西南交通大学在综合交通领域的学科与行业优势,培养物流工程领域的专门人才,服务于国家交通建设与发展。

规划设计特色。培育学生掌握物流规划设计对象与需求、理论与知识、方法与技术,以案例与实践为渠道,强化规划设计的思维、逻辑、技能、效果,服务物流行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智慧物流特色。以现代物流信息技术为基础,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聚焦智慧物流方面的研发、集成、创新应用能力,服务物流的智慧化发展。

二、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依托学校工科、管理、经济、城市规划、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优势,响应学校学科发展战略,实施“人才、国际化、数字化”战略,在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面,着力推动学科交叉与渗透,构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多学科融合的高端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1)构建了专业目标导向的多阶段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针对物流工程人才的能力目标矩阵与能力实现矩阵进行剖析,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素质、能力结构,构建了“大类招生+专业选择+分段培育”的多阶段人才培养模式。

1665470126590071700.jpg

图1 目标导向的多阶段大类人才培养模式

(2)打造了综合素质融合的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面向新工科建设,以新理念、新形态、新方法推动通识教育、专业培养、交叉培养、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强课程教学、校内实验教学和实践、社会实践、科创比赛、国际交流的协同培养,构建了全过程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加强高水平教材建设,打造“金课”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慕课教学、移动学习、网络平台创新互动,打造全方位的教学新体验,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辅相成。

1665470431799018936.jpg

图2 综合素质融合的全过程、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持续更新的课程体系与支撑资源

搭建“通识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并保障其系统性、延续性和一致性,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渐进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在线化、前沿化、国际化”的教学方法、以及翻转教学和混合教学在专业系列课程中的应用程度,建设了7门物流类慕课和多门混合式教学课程,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讲授向理解创新的转变,不断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有效激发其兴趣与潜能。多次获得省、校级奖励,专业综合改革经验在教指委组织的教学研讨会交流,引发同行广泛关注。

1665470542747004161.png

图3 持续更新的课程体系与资源体系

(4)形成了丰富的多环节协同工程实践体系

依托专业课程开设课内实验,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依托国家级科研与实验教学平台,围绕课程体系开设专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验内容更新与完善进一步推动课程体系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持续优化;学院和一汽物流(成都)、成都传化物流、北京络捷斯特、南充烟草物流中心、远成物流等多行业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培养学生在行业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SRTP、 学科竞赛等各类科创活动,参与率达40%以上。

1665470630215041585.jpg

图4 多环节协同工程实践体系

三、专业质量保障

(1) 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校院两级质量保障工作指导下,明确“学科负责人、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的基层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主体,建立了制度完善、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以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为抓手,依托《西南交通大学本科课程评估指导意见》,开展常态化课程评估工作,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清晰明确、科学合理,并针对课程、毕业设计与论文、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设置专项评估措施,尤其针对毕业设计与论文,实施从选题、实习、中期到答辩全流程的监督与管控体系。

(2) 深化教学研讨机制,开展“说课/讲课”活动,细化与优化专业课的大纲、内容和教学方法。课程团队间加强协作,不断优化课程体系的关联,完善课程内容,提升教学水平,支撑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

(3) 保障良好的实践与科创环境,营造学生结合实际、自由探索的学习氛围。依托校内外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促使学生在实践实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由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探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与科创项目,近三年共获得国家级专业类科创大赛一等奖5人次,二、三等奖及省部级奖项40人次,尤其是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历届均获得一等奖; SRTP的参与率达到了48%。

1665470816681096095.jpg

图5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四、社会影响与评价

物流工程专业毕业生持续跟踪反馈机制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提高,形成了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专业构建了以调查问卷、QQ、微信、学术研讨、校友会等形式的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机制。毕业生就业领域以物流企业、运输企业、生产企业、军队等为主,说明办学方向符合物流行业多元化、多领域的综合需求。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为86.36%,职业社会认可度95.24%,对母校专业课及教师满意度为95.24%,对实践课满意度为85.71%,其对专业课程体系的反馈意见用于培养方案的持续改进。

专业构建了以人才招聘会、座谈会、调查问卷等形式的用人单位反馈和新锦成数据有限公司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机制。用人单位总体上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评价为满意:对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和日常表现合格率达100%,其中表示优秀、超出预期的占20.83%,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优良率达96.7%。近几届毕业生的非失业率最高达100%,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86.18%,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对专业整体认同程度的综合评价指数为89.25%, 对专业的总体满意度高达95.56%。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