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健康与疾病

2020-11-26 14:42:01.263   分类:要闻及动态   来源:教务处   阅读量:2292 返回列表

课程名称:《健康与疾病》

授课教师:魏桂花 童妍

上课时间:1-17周星期五11-12节

上课地点:X1219(犀浦校区)

 

一、教师简介

1111.png

魏桂花,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医学博士,药学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医学院、四川大学,于四川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及其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药治疗及其机制、3D打印在医学中的应用等。曾担任人体解剖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药理学、临床医药学概论(研究生)、分子药理学(研究生)、临床医学概论、人体解剖生理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主讲。

童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参与编写教材《医药与人类社会》。从事中药药理学、药理学、中药学、医药学基础、药物毒理学、临床医药学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二、课程概述

课程目录:

1.人体的“数字”

2.从“心”开始

3.诺贝尔医学奖

4.“死”有何惧

5.“微生物”与人共生

6.人工智能和人脑

7.睡商和激素

8.“氯丙嗪”的精神世界

9.肿瘤也有朋友圈

课程特色—— 医学专题知识:

骨骼运动和日常生活,血型和性格,血液秘密和血常规,呼吸和雾霾,小小心脏大大世界,食物的人体之旅,基因和我们的生活,人体中的微生物,艾滋病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修复,肿瘤和营养,传染病和公共卫生系统,牙齿和刷牙技巧。

课程亮点——医学基本技能:

人体骨骼的认识,血型的测量,心音的听诊和血压的测量,心肺复苏,急救止血术,换药术,穿脱隔离衣,戴无菌手套。

1111.png

(图为往期课堂照片)

三、走进课堂

本课程课堂体验共在两节课内完成。

前一次课程魏老师将课堂分了三个部分,魏老师首先以问题为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讲述了关于血液的故事以及知识。魏老师展示了一张红细胞的图片,开始讲述红细胞的用途、贫血的表现与献血等生活中常见的血液知识。

随后,魏老师提出“流鼻血的应对措施”这一问题,并让同学们开始抢答,同学们众说纷纭,提供了多种答案。魏老师分别对同学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与解答,改正了同学们错误的应对方式,并讲解了关于凝血的相关专业性知识。

1111.png

(图为凝血相关知识)

魏老师紧接着又导入了新的知识——血型。老师首先讲解了如何看懂血常规化验单,然后结合人的性格引入血型的概念,为同学们讲述了血型之父兰德斯坦纳的故事。魏老师播放了一段关于如何分辨血型的视频,并用讲述配血实验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了血型之间的受血和供血关系。

课程的第三部分是关于测量血压的知识。魏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测量血压的教学视频,向同学们讲述了人的血量、献血的过程和要求等知识,并承诺下一节课将血压仪带进课堂。

后一次课程恰逢期中考试,魏老师针对半期之前所讲到的内容进行问题设计,提出“什么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它有什么功能?”、“肿瘤和免疫系统的关系是怎样的?”、“什么是微生物?”等问题,还根据社会热点加入了医患关系思考的问题,做为同学们半期考试的具体内容。

1111.png

(图为期中考试)

考试结束后,魏老师针对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牙齿健康问题进行了讲解,讲述了龋齿的治疗办法,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日常牙齿护理方面的知识。

1111.png

图为龋齿相关知识)

随后,魏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到了生命学院青协响应社会的活动——“予她同行(Stand by her)”。该活动最初源于无偿向抗击新冠疫情的一线女性医务工作者提供生理期卫生用品,后来发展为校内同学组织的“卫生巾自助”活动。由此,魏老师引申讲述了当前社会的一些医患纠纷,启发同学们思考医生、患者与疾病的关系,并借助一些心理学知识引导同学们正视这些问题。

最后,魏老师拿出几个血压计,让同学们根据上一堂课所讲授的方法尝试血压的测量。

1111.png

(图为老师指导同学使用血压计)

四、课后交流

记者:魏老师您好,健康与疾病这门通识课在您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定位呢?

老师:我觉得这门课程并不需要加入很多学术性的知识。我希望通过这门课程来系统地教会同学们各种生活中的小常识,包括心肺复苏、急救、生病怎样处理、看懂医院的检查结果等。当今时代医疗设施进步飞快,医生的态度也逐渐从严肃的“看病”向更加人性化的“看病人”转变。因此,人文关怀在当代生活中更为重要和必要。这门课程也是希望给同学们传达一些医者精神,使同学们对当代社会医生、患者与病人的关系等问题有一个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记者:老师您刚刚提到了人文关怀,请问您对于医学中的人文关怀有什么见解呢?

老师:目前看来我国的一些人文关怀还不太够。据我了解,国外的一些地方将医疗设施——如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等——安放在火车站、高铁站这些人群密集的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一些突发状况进行有效的急救措施。而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欠缺。不过现阶段事情有了一些改变,就比如我在课上所提到的“Stand by her”这个志愿活动。虽然它起初是给疫情前线的女性医护人员支援特殊物资,但是后来发展成为一件志愿者为生理期女性送上温暖的活动。这件事情很令我暖心,也是我认为的日常生活中的人文关怀。

记者:老师您觉得这门课还有什么可以补充讲授的知识吗?

老师:在现在的社会舆论下,虽然开设了健康与疾病的课程,但很多有人认为“上不了台面”,生活中却十分必要的知识的普及仍然十分欠缺,比如关于女性月经的知识、“堕胎”的知识等。我希望如果可以我能有机会给同学们讲述一下这些知识。


教务全媒体中心—为学工作室

记者:王正馨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