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胡卸文教授参加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014-01-08 11:21:06.35   分类:教学指导   来源:教务处   阅读量:6456 返回列表

9月22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召开。中科院院士赵鹏大,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侯永峰以及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的35位新一届委员,部分高校的教务处和教师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致欢迎词,他认为,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旨在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对地质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咨询、指导作用,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大力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专业规范、教学质量标准制订、学科专业建设、专业认证与评估、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方法改革、学术研讨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深入推进地质教育改革,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地大(武汉)将竭尽全力支持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各项工作。

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副处长侯永峰介绍了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性质、主要任务、组成等,并指出,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本科教育领域研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建设、本科教学改革和建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以往相比,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最大特色是吸纳了大量的行业和企业知名专家,参与到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来。他希望全体委员能准确把握自身职责定位,认真学习、深入调研,以身作则,积极投入教学实践,切实提高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地质类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贡献力量。

赵鹏大院士回顾了地质教育60多年来的发展变化,指出我国地质高等教育取得了蓬勃发展,但还需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他建议,第一,在信息化和大数据时代,地质类专业有必要跟踪、依托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发展数据科学。第二,地质类科研项目要向地球深部进军,开拓第二找矿空间,开发资源的二次利用。第三,资源的全球发展战略需要教育者具备国际视野,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地学文化和产业的结合,加快资源和产业经济的一体化。他希望,在新形势下,新一届委员们能科学把握地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和重点,培养更多、更优质的地学人才。

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唐辉明教授以《推进地学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为题做了工作报告。他部署了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年的具体工作安排以及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并指出,地质类专业培养了大量杰出人才,为国家建设、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地质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课堂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教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地质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教学指导委员会今年的工作重点是研制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推进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研讨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等。

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夏庆霖教授介绍了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的相关问题。

就工程地质、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同济大学等相关院校的代表分别交流了思路和经验。在讨论会上,我校地学学院胡卸文教授就地质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相关教学改革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全体委员就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2017年工作规划、运作模式、工作组建立等展开热烈讨论。委员们一致认为,教学指导委员会应当担负起为高校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导、教改理论研究与实践指导的责任,应当指导高校地质类学科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与实验室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指导高校地质类学科实践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