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由“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信息工程专业”1986年合并而来,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省重点一级学科直接依托专业。2010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11年入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近3年,共承担11项国家级和省级专业建设与教改项目,获得3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建设6个国家级和省级实践教学平台。
一、专业定位与特色优势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特别是我国轨道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专业领域有关理论知识和专门技术,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和较高的人文素质,具有团队精神、管理协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工程、信息系统、软件技术等领域从事与轨道交通相关的电子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软件测试、装备运维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创新型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形成了以国家特色专业和卓越工程师专业为基础,以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重点学科与高水平科研平台、工程技术中心为支撑,以华为、百度、长虹、中车株洲所等电子设备和功率半导体制造龙头企业的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为后盾的专业优势和特色,矢志培养轨道交通与电子信息领域急需的复合创新型人才,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图1 专业特色与优势
二、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探索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全过程改革
探索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方式,以一流课程建设、国际化教学、校企合作为抓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分析内外部需求基础上重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通过校企专家合作,了解轨道交通和电子信息行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外部需求;另一方面,根据学校和专业发展定位的内部需求,建立符合国际工程认证标准、支撑轨道交通建设、引领科技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体系。2021年,近20位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了人才培养方案修订。
图2 基于OBE的工程教育举措
(二)加强教学改革,探索并落实人才培养能力目标导向的培养模式
为了实现“能力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落实两个转变:一是从知识灌输课堂向知识探究课堂转变;二是从知识传输课堂向能力培养课堂转变。积极探索以“新生研讨课”“翻转课堂”等新形式的课程教学模式,引导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已建设多门省级校级一流核心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力度,增加实际工程案例,突出基础工程教育,探索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
(三)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学生实践环节能力培养
与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车株洲所共建了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四川九洲集团共建了四川电子信息智能装备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了机器视觉联合实验室,与百度公司共建了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实现校企共赢。针对新工科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要求,校企联合开展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课程的教学改革。至今,共计800余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111名学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161人次企业导师参与培养工作。
图3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
(四)更新专业培养体系,建设面向新经济的新工科培养模式
调研产业需求,更新专业培养体系。大力发展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相关的专业。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服务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现有工科交叉复合、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应用理科向工科延伸,孕育形成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五)合理规划建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
一是坚持“一流课程建设为龙头,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建设思路,形成“专业-课程”两级教学组织架构。二是通过以老带新,校外-校内-院-系多级培训、示范、公开课以及鼓励教学等举措,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三是开展国际化师资培养和团队建设,推荐超过30位教师到英国利兹大学进行教学模式和方法学习。四是按照“立足培养,加快引进,强化竞争,优化结构”的方针,设岗引进学科领军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学术骨干等,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五是重视校企合作,支持教师参与工程实践,通过承担横向项目、挂职等,强化教师工程能力。
图4 人才梯队规划建设举措与成效
(六)加强教学监控与反馈,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涵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环节等内容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约束机制,定期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探讨和查找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和原因,提出下一阶段教改的主要思路和举措。建立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通过校院两级课程评估加强课程教学检查,通过自查或抽评等方式对专业教学过程监控和评价,着力进行专业课程的优化调整。健全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建立师生满意度调查、专业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等教学质量状态自评制度,及时反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信息,同时广泛听取师生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专业特色工作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依托新工科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积极探索、尝试和搭建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平台,提出“科教-产教-国际化”多通道交叉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教育教学框架体系。通过引入“学习型科研团队”新概念和科教融合新形式,提升人才培养主动化和纵深化水平,实现学生主动学习和科研育人;通过引入产教融合新范式重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精细化和工程化程度,加强产业需求牵引和实践平台资源完整性;通过紧密结合行业内生驱动和国家发展战略,引入国际化融合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轨道交通特色和国际化程度。
图5 科教-产教-国际化多通道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思路创新
变科教、产教、国际化单通道独立融合为科教-产教-国际化多通道交叉融合,密集构织本科人才培养提升的全维保障网络,形成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国际化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
(二)理论创新
通过主持参与15项省级校级教改课题研究,开展新工科背景下“本科教学质量保证及持续改进体系构建与实施”、“依托学习型科研团队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国际铁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理论创新,总结凝练已有思路、做法和成果,为电子信息专业人才培养全方位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三)实践创新
通过与绵阳长虹、绵阳九洲、株洲电力机车等企业合作,引入企业力量和政府资源,积极搭建校内校外创新实践平台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校企双方互派老师和学生,加强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人才培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多链条协调发展。校内依托“交大-九洲电子信息装备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有人工智能实训室和机器人实训室,全面支撑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方向(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系统)的实训实践教学。
图6产教融合示范项目人工智能实训室和机器人实训室(规划图)
将英国、德国等国外先进工程教育模式引进、消化、吸收后再创新,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电子信息工程自身专业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改革目标,提出教育教学国际化改革方案,实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支撑新工科和一流专业建设。
四、社会影响与评价
(一)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机制健全,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高
学院制定了“本科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调查办法”,每年指定专人通过跟踪走访、电话邮件、座谈等方式跟踪了解毕业生个人发展情况,收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为支撑国家轨道交通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大多就业于电子装备制造、轨道交通信息与控制等领域,从事电子系统及装备的工程设计实施、技术开发、运行维护等工作,部分已经成为行业骨干,甚至引领者。
(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人才培养质量外部评价优
通过对各类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本专业定期发布主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年度评价报告。以2018届本科毕业生报告结论为例,轨道交通行业主要用人单位普遍对本专业毕业生专业知识水平、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给予高度评价,主要体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与身心素质好,文化素养与专业基础实,工作能力强、团队精神佳,岗位需求符合度高、改革精神和创新思维活。
通过第三方调查反馈结果,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满意度、工作对口度和工作稳定率,以及对专业设置满意度、课程设置满意度和教学实践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位于学校各专业前列,企业对本专业学生评价积极,高度认可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