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协同求实效,于小微处见精彩——新工科建设形势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19-11-22 09:01:01.42   分类:要闻及动态   来源:教务处   阅读量:2588 返回列表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西南交通大学教学创新论坛

新工科建设系列研讨 第八期

11月14日中午,教务处“新工科”建设系列研讨第八期论坛邀请了土木学院蒋雅君副教授在X1230介绍朝向新工科发展方向进行专业课程建设的经验与心得。蒋老师做了题为“以融合协同求实效,于小微处见精彩——新工科建设形势下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探索”的讲座。教务处范怡红老师,以及来自信息、土木、交运、材料、人文、建筑、电气、机械、外语等多个学院的40多位老师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研讨会由土木学院张方老师主持。

 1_副本.jpg

论坛开始由主持人张方老师对蒋雅君副教授做简要介绍,张老师特意点出了蒋老师在教学科研的关系处理、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教改论文发表等方面的突出业绩。

之后,蒋雅君老师从工程防水和家装防水的区别引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所在团队从事的工程防水的学科建设情况和教学情况。接着,蒋老师从我们的专业课程需要怎样设计才能满足工业4.0提出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以自己课程“地下工程防水”课程为例谈到专业课程设计中如何关注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系统设计与实施方面进行了系列探索。蒋老师指出,自己在课程建设中得益于将科研与教学密切结合,以科研项目的推进为契机了解企业发展前沿,促进课程与教学创新,并利用校企合作研究项目为抓手将企业资源请入教学。在和企业人士建立长线合作关系后,进一步将学生推向专业现场更多地了解企业与实践的需求,帮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促进其全面发展。接着,蒋老师分享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进行教学研究,达到教研相长、产学融合、增强实践环节,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蒋老师强调:科研和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成果导向、学生中心、持续改进来实现全面育人的目的;产学融合、协同育人,科研与教学引入行业力量,协同育人达到互惠互利;教研融合产生源泉动力,科教融合促进了教改研究、教学改进、教学工具更新等;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成才发展,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上均获得了增量提升,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结合终结性评价的学习效果评价。

分享结束时,蒋老师强调要站在行业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发展,要站在专业的角度去思考课程定位,要站在课程的角度去思考教学设计,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协同机制,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评价体系。

5_副本.jpg

随后,参会老师从各个不同方面向蒋老师提出问题进行进一步交流,比如,如何建立长效的和企业合作、将企业导师请入课堂的机制?将学生带到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活动如何组织安排?如何较好地平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蒋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一一做了解答,与会老师感到受益匪浅。


撰稿、摄影:土木学院 张方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