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是国内发展、建设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最早的重点大学之一。物流管理专业创建于2001年,在交通运输大类中设立物流管理方向,2006年创立物流管理系,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置物流管理专业,2015年探索物流大类培养模式,2018年教学班级国际化,2021年获批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物流教指委“新文科”建设试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是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一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排名常年稳居全国前列。
一、专业定位与专业优势
结合学校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本专业定位于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数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基础,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具备系统地解决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实际问题的技能,同时具有深厚人文底蕴、宽广国际视野、创新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在复杂物流项目管理领域从事分析、策划、集成等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专门管理人才,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支撑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二十年余年的办学实践,秉承我校“严谨求学,严格要求”的百年双严传统,以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团队为主力,以国家级教学资源为保障,以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为依托,落实“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以综合交通优势支撑,复杂物流项目管理和国际化培养的办学特色,着重培养“强基础、重实践、善创新”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显著支撑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图1 专业特色优势
二、专业综合改革情况
物流管理专业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符合学校发展的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突出特色,强化优势,多措并举推进专业综合改革。
一是面向新文科,升级文工融合培养模式,推进“智慧+物流管理”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通专结合、专业知识能力导向的多阶段贯通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数字化时代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知识体系与能力结构的新要求。以学校优势工科为依托,设立信息、数据科学等跨学科专业课程,遵循大类招生、分段培育的多阶段培养路径,形成定位准确、方法先进、体系合理的多阶段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图2 物流管理专业多阶段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二是思政引领,强化内涵建设,建立专业思政、课程思政、教材思政等多重思政元素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挖掘专业和课程的思政元素,重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打造慕课、创新课程资源新形态,为学生打造线上线下多维学习生态,形成了专业思政建设的实施路径和融入模式。已开设和建设一流课程3门,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5门专业慕课、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双语课程4门。建设一批以《供应链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为代表的高水平本研融合式数字化教材,实现精品教材对“金课”建设的实质支撑,对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支撑。
图3 物流管理系列教材
三是深化科教融合、教研融合,构建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程—实验—实践”培养环节,搭建“新生研讨课、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体系,在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渐进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断丰富“慕课化、实用化、前沿化、国际化”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和翻转教学、混合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初步建成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同时增加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通过科研引领、深耕行业将科研和行业研究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将最新研究成果和适当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问题引入课堂,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增加学习挑战度,提升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供应链金融研究中心、供应链管理实验室和智能物流大数据实验室等成为了学生科创能力的孵化基地。
图4“虚实结合”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四是强化团队建设、思想与能力建设并重,打造优良师德师风、能力卓越的教师队伍。物流管理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讲师6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人,获博士学位教师占比85%,境外交流经历占比91%,教育部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3人,形成了供应链金融、智慧物流、物流供应链与数字化管理研究团队。教师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近20项,省部级、物流企业等重点项目经费千余万元。发表以TRP系列和EJOR等SCI高水平论文近百篇,ESI高被引论文多篇。在国内物流界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工作,一批知名教授在国内的主要物流学术团体、行业协会、政府专家顾问团担任主要职务,包括中国供应链金融联盟,四川省物流专家,四川省经济学会,成都市科技顾问团等。在党建引领下,注重培养教师积极努力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通过教授治学、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教授传帮带、教授引导课程组建设等系例举措,将科研和行业研究成果反哺课堂教学,已形成一支具备优良师德师风,宽广国际视野,洞悉专业国内外教育、科研前沿的师资队伍。
图5 开拓进取、传承“双严”的师资队伍
五是建立校院联动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各个教学环节质量的全程监控和常态化评价。在学校和学院层面,有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机构和组织,并建立和完善了“学生教学评价制”、“教学督导制”、“同行教师听课评议制”和“第三方质量评价反馈制”等制度和措施,物流管理系作为具体的基层教学组织,与学校和学院形成了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评价—>反馈—>改进的闭环系统,所有课程以3年为周期循环评估,确保物流管理专业机制和制度的贯彻落实,持续提升课程质量。
图6 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三、学生科创实践与社会评价
一是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参加学科竞赛和科创活动踊跃,成绩优异。依托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与综合交通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学生科创竞赛、个性化实验、导师科研课题,形成了与课程互补的科创实践环节,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204人次学生获得各项奖励,其中省部级以上获奖占比20%以上。特别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专业学生自2006年举办以来,一等奖从未旁落,在全国所有参赛高校中保持成绩第一。2021年四川省教育厅举办的第一届物流设计大赛,专业学生获得两项一等奖的优异成绩。
图7 专业学生参加国家、省大学省物流设计大赛获奖队伍
二是专业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得到社会认可。近三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92%以上,境内外升学率稳定在25%以上,学生签约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5%左右,主要就业去向为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制造业、科研院所、规划设计单位、工程单位以及相关的政府事业单位和服务性机构,工作满意度为100%,毕业后具有对外交流经历的达81%。用人单位对专业毕业生综合满意度较高(92%),对专业能力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给予高度评价。各类专业排名中稳居前列。
图8 毕业生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