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学:
劳动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新时代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学识,更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过硬的劳动能力与良好的劳动素养。按照教育部思政司等上级单位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相关要求,西南交通大学立足“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精心推出《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纳入学生培养体系。本课程采用慕课学习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明事理、增本领、塑品格,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课程核心内容与目标
课程包含《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慕课理论学习环节与劳动实践教育环节两部分,具体如下: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慕课
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开展,共包含8个专题,通过在线课程学习与在线测验深化学习效果:
专题一:新时代劳动观的核心要义。解读劳动的时代价值与新时代劳动观,传承中华民族“劳动光荣”的优良传统。
专题二:劳动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追溯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中华民族劳动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专题三:职业劳动的核心素养能力。解析职业劳动所需素质,引导主动培养专业能力、创新创业与合作能力。
专题四: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的内涵。传播“劳动最光荣、最伟大、最美丽”的理念,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专题五:劳动安全与双碳计划。讲解劳动安全防范与劳动法规知识,提升自我保护与法治意识。
专题六:劳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机制与调适策略。分析劳动中的心理调节方法,培育阳光心态与奋斗精神。
专题七:崇高劳模精神的价值引领。弘扬“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增强时代使命感。
专题八:大学生劳动实践具体路径。介绍劳动实践的形式与意义,鼓励通过实践创造成果。
(二)劳动实践教育
依托第二课堂开展,结合目前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模块要求,学生根据当前第二课堂要求完成此模块,不少于16个第二课堂学时。
二、修读与考核要求
学生在本科阶段完成劳动教育理论慕课8个专题课程学习,同时完成第二课堂16个学时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模块课程。
2026年春季学期开始,校团委定期组织劳动教育学分统一认定,为完成《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慕课学时和第二课堂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模块且通过校级审核的学生给定学时,并向本科生院提交认定结果。
《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实践》课程是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平台,不仅能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更能增强职业劳动能力、劳动权益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为未来职场发展与人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在劳动中收获成长。
本科生院、校团委
2025年7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