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讲座】人工智能驱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生成逻辑、运行机制与实践进路

2025-03-17 17:16:32.287   分类:学术讲座   阅读量:67 返回列表
活动/讲座时间:2025-04-08 09:50
活动/讲座地点:九里校区 J0317
活动/讲座嘉宾:蒋玉石 教授
嘉宾介绍:

蒋玉石,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后,师从我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周晓林教授,曾担任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同时,还是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通讯评审专家。《营销科学学报》(JMS)审稿专家、《管理学报》审稿专家、《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心理学报》 审稿专家。在Journal of Advertising、Journal of Consumer Behavior、Tourism Economics、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管理世界》、《营销科学学报》、《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管理学报》、《系统科学》、《运筹与管理》、《工业工程与管理》、《信息系统学报》、《心理科学进展》等期刊上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0余篇。详细情况请参见个人主页:https://faculty.swjtu.edu.cn/jiangyushi/zh_CN/index.htm。

研究兴趣:网络广告;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



主要内容:

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形态,体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质性重塑集中体现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生产力要素上,即强化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引领劳动资料智能化与数字化革新,拓展劳动对象的范围和边界。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工智能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企业微观层面,人工智能通过劳动要素替代效应推动劳动力需求向高技能的“脑力化”转换、人机交互模式的生产协同性赋能企业智能制造水平的高效能跃升、自动化生产的智能运转促进资源配置效率优化等路径实现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智能化形塑;在产业中观层面,人工智能促进传统产业数实深度融合、赋能数字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乘数增长、规模化应用重构智能产业链和创新链等途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的智能化进阶;在国家宏观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与应用赋能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精准化、政府决策科学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形成了一种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实现国家治理的智能化转型。

图片新闻 更多>

最新更新 更多>